本篇文章内容由[中国幕墙网ALwindoor.com]编辑部整理发布:
各位设计师大家好!幕墙不仅是建筑“外衣”更是功能与美学的结合体如何兼顾防水、防火、防雷与结构安全?

云际尚浦©Xiaobin Lv
本文提炼五大核心节点工艺结合规范条文与工程实操经验助您精准把控设计细节。

华鸿都会中心©胡义杰
01.女儿墙压顶
1、工艺做法
收口排版→找坡安装→防雷配合→打胶处理
2、工艺控制要点
2.1 排版逻辑
BIM预排版时
压顶分格应与幕墙、外墙
及女儿墙内侧分格形成“三线对齐”
无法对应时
顶面过渡段长度建议≥300mm
避免胶缝集中受力


2.2 排水构造
压顶顶面应向内侧设10%的坡度
铝单板鹰嘴外挑长度≥20mm
滴水线深度≥10mm
挡水板高度≥50mm
与压顶胶缝间距≤5mm(防止雨水倒灌)

2.3 土建顶部防雷做法
土建防雷分如下两种情况:
暗敷防雷网,明装防雷网
(1)暗敷防雷做法:
横向角钢作用在女儿墙上部
角钢两侧上挑固定挂件的角钢

使用女儿墙压顶铝板(词条“铝板”由行业大百科提供)
作为接闪器(词条“接闪器”由行业大百科提供)构造部分的做法
除将铝(词条“铝”由行业大百科提供)板骨架及铝板与避雷接引线连接外
还应使用铜导线将铝板连接

(2)明装防雷做法:
防雷钢筋(词条“钢筋”由行业大百科提供)通过幕墙胶缝
穿过幕墙压顶
通过固定夹具固定

(3)土建顶部防雷平面布置

3. 质量标准
胶缝宽度=6~8mm
深宽比1:1.5(过宽易开裂)
防雷引下线(词条“引下线”由行业大百科提供)测试电阻≤4Ω
(采用Fluke 1625接地电阻测试仪)

苏州山峰双语学校©河狸景观摄影
02.幕墙底部封闭
1、 施工工序
确定封闭形式→安装止水钢板或其他防水收口→底部交接→收口处理
2、工艺做法
2.1封闭处理
幕墙底部与散水、种植土、
石材地面相接处应该进行封闭处理

防水钢板厚度≥2mm
不锈钢06Cr19Ni10或镀锌钢S350GD+Z)
锚栓间距≤200mm
外侧打密封胶
密封胶优先选用单组分改性
硅烷胶(如SikaFlex®-11FC)
弹性恢复率(词条“弹性恢复率”由行业大百科提供)≥90%
与钢板粘结强度≥0.5MPa

2.2种植土区域
底部增设Φ50mmPVC排水管
(间距≤3m)
外包200g/m2无纺布过滤层
防止根系破坏防水层

3、质量标准
闭水试验:
注水高度≥100mm
持续24h无渗漏
胶缝耐久性(词条“耐久性”由行业大百科提供):
紫外线照射1000h后
硬度变化≤20%(ASTM C792标准)

闭水试验现场图
03.埋件加固与偏差处理
1、施工工序
埋件表面剔凿→弹线→埋件位置复核→偏差处理
2、工艺做法
2.1 当锚板(词条“锚板”由行业大百科提供)预埋左右偏差小于 30mm 时
采用补板焊接+后置锚栓
当锚板预埋左右偏差大于 30mm 时
采用后置埋件(词条“后置埋件”由行业大百科提供)
(300×200×10钢板+M12锚栓)

2.2 当锚板预埋左右偏差过大
至于龙骨两侧连接都无法使用
该位置埋件作废,需放置后置埋件
埋件规格及锚栓大小依据计算确定
常规情况采用300*200*10 钢板
锚栓为 M12*160 机械锚栓

2.3 预埋钢板安装固定
预埋钢板加工时
应考虑在四个角位置增加直径
为 8mm 厚的圆孔
用于将埋板与模板固定
以保证位置的准确

3、质量标准
预埋件定位采用“三线法”
(轴线+标高线+边线)
允许偏差:水平±10mm,垂直±5mm
后置埋件需提供
《化学锚栓抗拉拔检测报告》(每1000㎡抽检3组)

04.横竖龙骨连接
1、施工工序
横龙骨长度确定→横龙骨切割→隔片大小确定→隔片切割→收口处理
2、工艺步骤
2.1 由于铝合金幕墙热胀冷缩会产生噪音
当幕墙采用铝合金龙骨时
在横龙骨与竖龙骨之间应防止硬接触
横向龙骨的长度尺寸
应比两根竖向龙骨间的净尺寸短 3mm
横龙骨两端须安装 1.5mm 厚
防噪声隔离片(或打密封胶处理)

2.2 闭腔式型材(词条“型材”由行业大百科提供)连接方式
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
推荐横梁立柱(词条“立柱”由行业大百科提供)采用闭腔式型材连接方式
该方式可有效减少
对拉螺栓贯穿孔、钻尾丝加固等工序
防止横龙骨扭转变形
但应用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切割下料精度
避免因间隙过大
横梁与立柱连接产生松动

3、质量标准
龙骨切割精度:
铝合金型材长度误差≤1.5mm/米
螺栓紧固扭矩:
M8螺栓15N·m±10%
需使用Norbar扭矩扳手校准

连接安装案例
4、相关规范条文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02-2003:
4.3.7 幕墙的连接部位
应采取措施防止产生摩擦噪声
构件式幕墙(词条“构件式幕墙”由行业大百科提供)的立柱与横梁连接处
应避免刚性接触
可设置柔性垫片或预留 1-2mm 的间隙
间隙内填胶
隐框幕墙采用挂钩(词条“挂钩”由行业大百科提供)式连接
固定玻璃组件时
挂钩接触面宜设置柔性垫片

转角拼接示例
05.层间防火防堵
1、施工工序
防火材料加工→防火材料安装→层间封闭→缝隙防火胶泥填塞
2 、工艺控制要点
建筑幕墙与基层墙体之间的空腔
应在每层楼板处上下沿分别采用
1.5mm厚镀锌钢板
承托厚度不小于 200mm 的防火岩棉
进行封堵

防火钢板与基层墙体
及幕墙龙骨间缝隙处打注防火密封胶
防火封堵应沿建筑物周圈连续设置
不得间断
外墙边梁高度小于 0.8m 时
建筑幕墙的防火封堵高度应补足
至 0.8m 以上

3 、质量要求
防火封堵高度
窗槛墙<0.8m时
封堵高度=窗槛墙高度+
(0.8m-窗槛墙高度)
防火胶延伸率(词条“延伸率”由行业大百科提供):≥300%
(模拟结构变形需求)



中信大厦(中国尊) © H.G._ESCH
规范速查:
防雷:《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防火:《建筑幕墙防火技术规程》T/CECS 803-2021
节点:《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3J103-7
掌握这些要点
幕墙设计将不再是“美丽的风险”
而是安全与品质的代名词

云际尚浦©Iwan Bann

山东省会文化艺术中心三馆© SHUHE
06.胶缝打胶
6.1 工艺步骤
胶缝清理→表面清洁→贴美纹纸→溜胶→刮抹→清理
6.2 注意事项
胶缝清理需用专用工具去除油污
表面清洁后需用酒精或丙酮二次擦拭
确保无尘无油

胶缝打胶一定要避免三面粘胶
尽量采用两面粘胶
三面粘胶会增大密封胶所受的剪力
使得胶面开裂
冬季施工应用恒温注胶技术:
配置胶体加热装置(40±5℃)和
注胶保温舱
维持胶体最佳施工粘度

6.3 质量要求
胶缝宽度≥7mm
(施工厚度≥3.5mm,宽度为厚度2倍)
深度误差≤0.5mm
相容性试验:
按JGJ/T324-2014要求
新增紫外线老化测试(500小时QUV)

6.4规范更新要点
《建筑幕墙工程检测技术标准》
JGJ/T324-2014要求
密封胶与接触材料相容性试验周期
由14天缩短至7天

07.玻璃幕墙板块固定
7.1 工艺步骤
主龙骨安装→次龙骨安装→玻璃托条安装→玻璃板块就位→位置微调整→玻璃压块固定
玻璃托条安装前需检查托条平整度
固定时采用扭矩扳手按设计值紧固

数字化之家© David Schreyer
7.2 注意事项
7.2.1 明框幕墙玻璃下缘橡胶垫块
垫块材质为硬质橡胶
硬质橡胶垫(词条“胶垫”由行业大百科提供)块不可直接作用于断热条上面
应采用铝合金托条承托
托条长度和垫块长度一致

7.2.2 横隐幕墙玻璃下端托条
每块玻璃下端宜设置
两个铝合金或不锈钢托条
高度不应超出玻璃面
托条上应设衬垫
托条的长度、厚度及安装位置
在满足规范的的前提下
应满足计算要求

(2)玻璃托条放置位置距边 L/4 处
托条需承担外片玻璃重量且不能影响打胶
7.2.3 明框玻璃压条安装
明框幕墙
铝合金外压板的固定不得采用
自攻螺钉、钻尾钉
应采用不锈钢螺栓或机制螺钉固定
固定方式、固定点数量应符合计算要求

7.2.4 隐框幕墙固定压块
固定压块间距不宜大于 300mm
不得采用自攻钉(词条“自攻钉”由行业大百科提供)固定玻璃板块
<

7.3 质量要求
明框幕墙的玻璃压板应采用通长安装
能够显著提升玻璃板块的稳固性
同时极大地增强了幕墙的防水性能

08.石材幕墙板块固定
8.1 施工工序
竖龙骨安装→横龙骨安装→石材开孔或开槽(可预先工厂完成)→固定件安装(可预先工厂完成)→板块固定并调整→打胶或缝隙处理

8.2 工艺步骤
8.2.1 固定件
(1)石材幕墙应采用机械连接构造
连接方式采用背栓或 SE 挂件系统禁止使用 T 型挂件或蝴蝶挂件
并且石材背栓安装前需进行拉拔试验确保承载力满足设计值
(2)幕墙用石材背栓的直径应经受力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 8mm

8.2.2 石材用粘接胶
石材面板(词条“面板”由行业大百科提供)与铝合金挂件之间
应采用环氧树脂型石材专用胶

8.3 质量要求
8.3.1 石材胶的粘接物表面
应干爽不湿、无尘无油、牢固不松散
石板或金属表面过于光滑的
必须进行适当打磨处理
8.3.2 石材切割开槽应在工厂或加工场进行
严禁在工作面上切割
切割应带水切割,避免造成粉尘污染

8.4 相关规范条文
8.4.1《干挂石材用金属挂件》
GB/T32839-2016:
6.1.4 背栓的直径应经受力计算确定
背栓用于室外装饰时
最小直径不小于 8mm
用于室内装饰时最小直径不小于 4mm
8.4.2《建筑幕墙》
GB/T 21086-2007
7.2.2.2 石材幕墙金属挂件
与石材间粘接固定材料
宜选用干挂(词条“干挂”由行业大百科提供)石材用环氧胶粘剂
不应使用不饱和聚酯类胶粘剂

09.幕墙开启窗安装
9.1 施工工序
洞口尺寸复核→窗框安装→窗轴或摩擦铰链固定→风撑(词条“风撑”由行业大百科提供)安装(可预先工厂完成)→窗扇安装→橡胶条等密封件(词条“密封件”由行业大百科提供)安装

9.2 工艺步骤
9.2.1 幕墙开启窗构造形式
幕墙开启推荐使用穿轴式或摩擦铰链构造
谨慎使用挂钩式构造
面积超过 2.5 ㎡的开启扇应
尽量采用穿轴式
9.2.2 开启扇型材选用
(1)外倾斜幕墙中的开启扇玻璃
必须采用包边型材
防止玻璃结构胶长时间受力脱落
包边型材需采用铝合金6063-T5材质
表面阳极氧化处理
厚度≥2.0mm

(2)其他形式幕墙推荐采用包边型材
若未包边,开启扇底部扇料铝型材
应连接脱合金托板承担玻璃的自重
9.2.3 开启扇安装
(1)螺钉间距≤300mm
距端部≤180mm
转角处第一颗螺钉距角部≤150mm
(2)开启窗开启角度 ≤30
开启距离≤ 300mm

9.3 质量要求
9.3.1 外开窗应注意
下口横竖框对接处的密封
防止积水倒灌
9.3.2 对于隐框式开启扇
玻璃下口必须设置玻璃托板
保证正常状态下
结构胶处于不受力状态

上海普陀·新俞里 在铝板后面设置隐藏式开启扇
9.3.3 开启扇五金件的固定
不宜使用不锈钢自攻钉
严禁使用碳钢自攻钉
启窗型材的壁厚通常为2mm
螺钉固定时母材壁厚比较薄
会影响连接强度
很多工程设计中采用
增加背衬的螺母板
或者不锈钢铆螺母的方式
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图7 铆螺母
10.石材幕墙与玻璃幕墙边部收口
10.1 施工工序
收口方式确定→口部交接→收口处理
10.2 注意事项
石材幕墙与铝合金门窗收边做法
顶部应考虑滴水,下部应考虑排水坡度

10.3 质量要求
缝隙均匀,交接整齐,坡度坡向正确

不同幕墙弧形收口细节
11.结构变形缝部位幕墙处理
11.1 施工工序
结构变形缝位置确认→深化设计确定龙骨布置→幕墙施工→细部处理
11.2 注意事项
在主体结构变形缝部位
幕墙应完全分开固定
不得跨越变形缝
在变形缝的两侧各放置一根竖向龙骨
幕墙面板分别固定于两侧龙骨上
变形缝两侧龙骨需设置独立伸缩装置
确保面板可自由位移

11.3 质量要求
满足结构变形要求
不破坏幕墙整体稳定性和装饰效果

12.防止电化学腐蚀措施
12.1 施工工序
确定绝缘方案→优化设计→前置钢(铝)构件安装→绝缘垫片安装→后续铝(钢)构件施工
12.2 工艺控制要点
12.2.1 幕墙主龙骨同转接件连接
幕墙主龙骨同转接件如采用不同金属材质
(如常见的主龙骨采用铝型材
转接件采用热镀锌钢材)
应在交接部位增加尼龙 12 垫片
尼龙12垫片需经防老化处理
厚度≥1.5mm,确保长期绝缘效果

12.2.2 幕墙横竖龙骨连接
幕墙竖龙骨及横龙骨如采用不同金属材质
应在交接部位增加尼龙 12 垫片
12.2.3 石材幕墙挂件
石材幕墙多采用铝合金挂件时
常需固定在角钢横龙骨上
二者交接部位应加设尼龙 12 垫片

12.2.4 铝合金龙骨同镀锌钢板
幕墙层间防火封堵镀锌钢板
固定在幕墙龙骨上
如幕墙龙骨采用铝型材龙骨
应在镀锌铁皮同幕墙龙骨交接部位
应加设尼龙 12 垫片

12.2.5 绝缘垫片应完全覆盖
两种不同金属间接触面
形成完好的隔离效果
同时确保不脱落进而失去隔离效果
12.3 质量要求
绝缘垫片固定牢固不易脱落
完全覆盖不同材质间接触面
不影响幕墙整体受力,不影响装饰效果

13.幕墙外部亮化或航空灯处理
13.1 施工工序
亮化或航空灯位置确认→深化设计确定幕墙布置→幕墙施工→细部处理
13.2 工艺控制要点
幕墙外侧及顶面,安装亮化或航空灯时
尽可能不穿过幕墙面层
可在幕墙胶缝的位置预留出钢件固定

13.3 质量要求
满足亮化及航灯专业要求
不破坏幕墙的整体稳定性和装饰效果

▲上虞博物馆竣工照片
14.小结
通过本文的详细阐述
我们不难发现
幕墙施工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不容忽视
只有严格遵守施工规范
注重细节处理
才能确保幕墙工程的
质量、安全性和耐久性
为建筑赋予长久的生命力与美感

丽泽SOHO Zaha Hadid Archite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