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与执行都不能少
2005年5月,专委会组织专家对一家企业的玻璃钢窗的设计和全套加工技术与工艺进行论证,提出了全方位的改进和提高的意见,11月在济南召开一次塑料门窗技术研讨会。通过交流探讨新产品开发的思路,推动门窗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尽快改变行业产品结构,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
同时,还加强了编制标准规范工作,一年中共完成五项行业标准的制修订。《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门》、《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窗》两个标准在修订过程中,根据建筑门窗使用功能需要和原标准使用中出现的一些情况,以及行业现有产品状况,对原内容做了较大修改。如增加了壁厚要求,重新规定了角焊接质量的测试方法和评判指标,以期扭转型材的薄壁、小断面的局面。《塑料门窗及型材功能结构尺寸》标准中,吸收和总结了国内外同类产品中成熟的门窗节点和型材的功能构造,列入标准,以引导今后对门窗的节点设计和型材断面设计。三项标准均已于2006年1月1日起实施.
将于2006年6月1日实施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门》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窗》两项标准中,以国内已经达到的较高的质量水平为基础,确定了各项指标要求。将对现有玻璃钢窗的产品设计、制造技术和加工工艺水平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委员会参加修订JGJ103《塑料门窗安装及验收规程》将在今年送审。“建筑门窗用彩色塑料型材”标准完成起草工作,计划在今年完成验证试验和征求意见工作。
行业也将“催生”名牌门窗
行业将组织推选塑料门窗行业名牌门窗工作。门窗是全行业各生产环节都在为之配套服务并应用到工程上的最终产品。门窗的品种、性能、质量是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是用户的真正需要。门窗的性能质量不单取决于型材的质量,更多是综合了门窗厂的二次设计能力和选择的各种五金辅材的质量、加工制作安装的水平等多种因素。在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完全取决于通过上述过程赋予门窗的功能、性能、质量。门窗是行业中最关键的一环。但在过去一直没有引起充分重视,门窗厂的作用和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行业里有知名的型材、模具、原料、机械、设备,但没有行业的门窗名牌,使门窗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为了扭转这一局面,要选择一批有较大生产规模、装备先进、管理好、产品质量高、得到用户普遍好评的企业,在他们生产的产品中挑选性能质量最佳的门窗,通过行业内的评选,成为行业名牌门窗产品。此工作经协会批准同意后,已制定了有关办法,并开始着手实施。现已有18家企业申请,以后还要经过媒体的公示、专家对技术文件的严格审查和委员会主任委员的认真评选,才能评出名牌门窗。
同时,需加强宣传和信息交流。为了让社会了解塑料门窗的技术特点,选用高质量门窗,委员会组织专家编写了《塑料门窗选用知识》手册,力求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介绍塑料门窗和掌握一些判断伪劣门窗简易方法。手册完成后,许多企业大量翻印,在社会上广为散发,正在产生好的效果,且有自办的媒体渠道配合宣传。
目前,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增长方式。这是今后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基本指导原则。《决议》中还提出“建设节能省地型建筑”。在各类建筑中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已成为建设部的一项重要工作,一年中相继印发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143号令)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并加强了建筑节能工作的推进力度,要求在住宅和公共建筑中全面强制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在各地建筑节能工作也有了快速进展。继北京、天津之后,多个地区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已提前要求本地区执行或将要执行节能65%的设计标准,广州等一批城市成为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城市。据我们对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了解,如北美、德、法、英、奥等建筑节能标准要求高的国家中,首选的节能窗无一不是塑料窗,而且在本国门窗市场中占有最大比例。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开展的建筑节能工作无疑带给了塑料门窗行业一个难得的机遇,行业要抓住这一机遇,实现新的发展。当前,还需要突破以下5大瓶颈。
市场5大瓶颈需要突破
首先是行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行业经过两年调整,不合理的问题依然存在。生产能力过度集中在东部地区的现象并造成激烈竞争的局面没有明显改观。门窗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生产装备水平低,精度差。行业内的企业需要重视这一问题,共同努力改变这一状况。
其次是产品结构不合理,造成行业的产品出现结构性过剩。在相当多的地区还是使用薄壁、小断面型材的低性能的低档窗,而且占了最大市场份额。甚至有的窗传热系数高达3.1W/(㎡•K)。和其它窗比,连最基本的保温优势也丧失了。这类产品严重过剩,市场上也是以此类产品激烈竞争。而随着节能建筑在区域和种类上扩大,建筑节能发展迫切需要的,针对高中档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开发的塑料门窗产品及配套设计、制作、安装技术十分缺乏。没有形成高、中、普通档次齐全的产品结构。这也是社会上流传塑料窗是中低档窗的说法的原因之一,也成为严重制约塑料门窗扩大应用领域的主要因素。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急需的配套遮阳通风技术和产品的选用与开发没有得到普遍重视。
三是对门窗技术是行业核心技术这一点没有给予充分认识。行业的众多型材企业甚至有的全国知名的大企业到现在还不能进行门窗的系统设计和门窗技术的服务,但产品行销全国。在这样的技术支持下,众多门窗企业形成不了二次设计能力,也不能提高门窗产品性能质量,就行业整体来看,由于对门窗技术的长期忽视,已造成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四是门窗厂的利益被侵害。就在门窗价格因门窗厂间竞争已被压低的情况下,还是有型材厂在销售过程中,帮助开发商计算门窗最低成本,更增加了门窗厂的压力。门窗厂不得不选择低价原辅材料的配置。这种情况的发展,将导致所有与门窗配套的上游产品的价格和品质下降,而且极大伤害了门窗厂生产和宣传推广塑料门窗的积极性,伤害行业今后发展的必要基础。
五是近几年来,产品质量不容乐观,甚至有的全国知名型材企业为了降低材料成本,也在按型材标准中技术要求的下限生产,如壁厚为C级,根本满足不了建筑外门窗的长期使用的要求,人工加速老化试验定为4000小时通过即可,而据了解,如果按GB/T8814-2004采纳的欧洲标准的老化性能适用范围,我国95%以上地区都应使用6000小时级别的型材。更为严重的是连GB/T8814-2004要求最下限都不满足的劣质型材,打着“非标”型材的旗号大量生产,给用户带来损失或留下隐患,严重伤害了塑料门窗在社会上的声誉,浪费了资源。这种为了获取当前利益,而伤害全行业长远利益的行为,必须引起行业高度重视。全行业要共同抵制,维护用户的利益,维护行业的根本利益。 上一页123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