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建筑行业,有个太阳能十项全能挑战赛,参赛的建筑都充满了奇思妙想。
今天起,光伏建筑将给大家展现这些美轮美奂的太阳能建筑。
那么今天呢,先来看看去年挑战赛上的金奖项目——华南理工大学及都灵大学联队的“长屋计划”。

华南理工大学-都灵理工大学联队设计的LONG-PLAN长屋,是在高速发展的城市中,面对土地限制,为年轻新兴家庭量身定做的低层高密度零能耗住宅。LONG-PLAN长屋通过体系整合,认真思考了建筑设计问题,也很好地应对了以广州为代表的城市居住问题,为我们带来更加生态、人文与科技的生活体验。本期推送将带来长屋计划的全方位解析。
“长屋计划”通过建筑学秩序的控制提高空间的使用自由度,并提倡重拾自然生活的理念。作为维系着住户间情感的长长的纽带,长屋计划,以传统而智慧的平面布局方式,借助零能耗的技术,整合人居舒适(+)、节能减排(-)、城市效应(×)、模块建造(÷) 四大策略,让生态、人文、科技的生活回归城市,让历史走向未来。
阳光房与多个天井的“生态核心”嵌入狭长的体量中,将自然的空气、水分、阳光、土壤、生物引入房屋,将原本封闭阴暗的空间变成舒适而宜居的场所,为的城市生活注入活力。
在夏季“生态核心”打开,自然通风舒适宜人;而在冬季“生态核心”关闭,配合高性能的围护保温结构,阳光房摄入的能量大大降低了采暖消耗。
从设备到调控各层面减少房屋带来的能源与资源的损耗,我们鼓励环保绿色节能的设计与生活方式。在有限的屋面面积下,高效的整合光伏系统。
长屋的高效能源系统基于光伏系统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屋顶通风间曾降低了建筑屋顶的温度。背部发电增益达到10%-30%的双面光伏组件与喷淋装置共同提高能源系统效率。
长屋的水系统充分考虑了与城市水网的紧密结合。在社区尺度上将生活污水分类回用,前街的雨水花园有效滞缓与自然净化雨水。高效的小型净化设备由团队自行设计研发,将屋面的雨水、生活灰水、空调冷凝水回收利用于房屋生态系统的补水、冲厕及光伏清洁降温。合理的小尺度模块化集成设计保证了整体房屋高效运作和自如拓展,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模块的划分垂直于房屋的纵深方向,使得房屋在横向和纵向的拓展都更加轻松自如。基本模块的尺寸为 3m x 4.8m , 通过合理协调,便于工厂预制和公路运输,具有良好的适应性。